在夏日的热浪还未完全铺展而来,一年一度的端午节便悄然来到了我们的小村庄。门前的艾草随风摇曳,粽子的香味在空气中弥漫,似乎在诉说着节日的故事。
我,一个五年级的小学生,名叫小辉,和村里的小伙伴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参与进这场传统节日的热闹中。我们决定制作自己的龙舟,尽管我们明白,这艘龙舟远不能和电视上看到的那些壮观的龙舟相比,但在我们的心中,它承载着我们的激情和对端午节深深的热爱。
“小辉,你看这个龙舟的龙头我做得怎么样?”小强手里举着他精心雕刻的龙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得意。
“真是栩栩如生!”我赞叹道,同时用夸张的语气补充道,“这龙头简直可以和屈原的诗歌一样流传千古了!”
小强听后,脸颊泛起两片红晕,得意洋洋地说:“那当然,我可是照着爷爷讲的古诗里的形象来做的,‘龙舟争渡,奋楫者先’,我们要在比赛里争第一!”
这时,小兰抱着一捆艾草走过来,笑着说:“别忘了,端午节最重要的不是赛龙舟,而是要驱邪避祸。”她那模样活像一个古代的女巫,弄得我们忍不住哈哈大笑。
笑声未落,小华拿着五颜六色的彩绳跑过来,嚷嚷着要给我们系上,她说:“这彩绳可以保佑我们一年都平安健康,你们知道吗?古人云‘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
“对啊对啊!”小明插话进来,“我们还要吃粽子呢,妈妈说吃粽子是纪念屈原的。‘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虽然我们吃的是粽子,但是屈原的精神我们要记住。”
我们围绕着龙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着端午节的习俗和传说。我们的笑声和议论声飘过村庄,和远处的龙舟号子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热闹非凡的端午节画面。
不知不觉中,太阳渐渐西斜,我们决定去河边实地测试一下我们的龙舟。我们划着桨,水花四溅,虽然动作还略显笨拙,但每个人脸上的笑容都是那么的真挚和灿烂。龙舟在水面上缓缓前行,就像我们对端午节的热爱一样,虽然未必完美,却充满了对传统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
这个端午节,我们没有赢得比赛,但我们收获了友谊和快乐。我们明白了,传统节日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形式上的庆祝,更在于传承文化,凝聚人心。正如我们心中所向往的,像古人那样,心怀家国,肩负责任。
随着夜幕的降临,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河边。回到家,桌上摆满了粽子和各种美食。家人围坐在一起,享受着温馨的晚餐。端午节的夜晚,星光灿烂,月色朦胧,我们的笑声和端午节的故事,将永远在村子里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