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父亲节总是伴随着一阵阵忙碌的香味,那是老家的风俗在召唤着远方的游子。今年的父亲节,我决定和父亲一同回到那片熟悉又陌生的土地。
“爸,您还记得老家的父亲节习俗吗?”车窗外,一片片金黄色的麦浪翻滚,我忍不住问起父亲。
父亲微微一笑,眼中闪烁着回忆的光芒:“当然记得,老家的父亲节,孩子们要亲手做一顿饭,表达对父亲的敬爱。”
我的心里涌上一股暖流,想象着那锅热腾腾的饭菜,似乎能融化所有的乡愁和岁月的寒霜。
车子驶入了村庄,老树依旧挺立,却多了几分岁月的痕迹。我们走进了祖屋,见到了久违的亲戚们。他们脸上洋溢着真诚的笑容,一句“回来就好”,让我感受到了浓浓的亲情。
“叔叔,我们能一起做父亲节的饭吗?”我满怀期待地问道。
“当然可以,这可是传统呢。”叔叔爽朗地答应了。
我们开始忙碌起来,我负责洗菜,叔叔则在一旁切肉。我小心翼翼地问:“叔叔,做这顿饭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叔叔停下手中的刀,认真地说:“古人云,‘治大国若烹小鲜’,这做饭啊,就如同经营一个家,需要耐心和细心。这顿饭,不只是食物,更是心意和孝心的体现。”
我点点头,心中涌起一股责任感。洗菜、切肉、调味,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仿佛在编织着对父亲的爱。
“瞧你这模样,真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啊!”父亲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
“爸,您就别夸我了,我还差得远呢。”我有些不好意思地回应。
“不,你做得很好。记得那句诗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你就是那努力报恩的寸草。”父亲的夸奖让我心中暖洋洋的。
夜幕降临,饭菜终于做好了。我们围坐在饭桌旁,父亲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这顿饭,是我收到的最好的父亲节礼物。”
我心中涌起一股满足,仿佛所有的辛苦和汗水都在这一刻得到了回报。饭桌上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笑语,都是那么的珍贵,它们如同时间的记号,刻录着我们的亲情和对老家风俗的怀念。
父亲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更是一次心灵的回归,一次对家的深刻感悟。在老家的风俗中,我找到了对父亲深深的敬意和爱。这份情感,如同那不灭的灯火,照亮了我成长的道路。
随着夜色的加深,我们结束了这次特别的父亲节庆祝。我带着满满的感动和回忆,望着车窗外渐行渐远的故乡,心中暗自许下愿望:无论走到哪里,都不能忘记这片土地赋予我们的温情和教诲。
这次回乡,不仅仅让我重新认识了老家的风俗,更让我深刻理解了“百善孝为先”的真谛。父亲节,是感恩的日子,也是我心灵成长的重要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