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的脚步悄然临近,我那颗好奇的心也随之跳跃起来。记得去年这个时候,我、我的同学小赵和老师一起,度过了一段难忘的时光。
“哎呀,快看快看,小赵,那边卖的是什么?”我拉着小赵的手,眼睛里满是兴奋。我们俩站在热闹的市集上,各种叫卖声此起彼伏,端午节的气氛已经弥漫开来。
小赵也是一脸兴奋,他指着一摊摊粽子说道:“那不是粽子吗?我妈妈说,吃粽子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
“对啊,古人云‘五月五,屈原投江哭’。”我随口说了一句,然后又好奇地问:“屈原为什么要投江呢?”
老师站在我们身后,微笑着解释:“屈原忠心耿耿,却遭人诬陷,最终无奈投江自尽。人们为了纪念他,便有了端午节这个传统节日。”
“哦,原来是这样。”我们俩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老师接着说:“端午节不仅仅是为了吃粽子,还有赛龙舟、挂艾草和菖蒲等习俗呢。”
我若有所思,随即又问:“那我们是不是也要去赛龙舟啊?”
小赵一拍胸脯,得意地说:“我可是我们学校的龙舟队队长,要是有比赛,我一定带你们去见识见识。”
“哈哈,小赵,你这队长是不是太自封了点?”我笑着调侃他。
小赵不以为然,反而更得意了:“自封也是实力的一部分,不信到时候看我的表现!”
我们边聊边走,来到了一家粽子店。老板是个慈祥的老人,他一边包着粽子,一边和我们聊起天来。
“小朋友,你们知道为什么包粽子要用竹叶吗?”老板问。
“因为竹子四季常青,象征着不屈不挠的精神。”我迅速回答,心里暗自庆幸自己平时爱读书。
“对头!”老板笑呵呵地说,“屈原的精神就像这竹叶一样,坚韧不拔。你们要记得,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像竹子一样,永远向上生长。”
我们买了一些粽子,老板还送了我们每人一根艾草,说是驱邪保平安。我们告别了老板,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看着手中的艾草,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明年端午,我们要不要自己动手包粽子呢?”我提议。
“好主意!”小赵兴奋地回应,“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小比赛,看谁包得又快又好。”
“哈哈,那我可不会输给你的!”我也不甘示弱。
老师看着我们,眼里满是慈爱:“你们这股劲头,就像端午节的龙舟一样,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不知不觉,夕阳西下,我们各自回到了家中。我坐在窗前,望着天边的晚霞,心中默默许下愿望,希望自己能像屈原那样,拥有不屈的精神,勇往直前。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一种文化的体现。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不仅仅是在享受传统美食,更是在学习先人的智慧和勇气。明年端午,我期待着和小赵一起,亲手包出属于我们自己的粽子,传承这份古老的习俗和深厚的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