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和小伙伴小东约好一起去参加村里的端午节庆祝活动。我们兴冲冲地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耳边传来了阵阵的鼓声和笑语。小东突然停下脚步,指着前方说:“你看,那不是小雨吗?”我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只见小雨正站在一片竹林前,手里拿着几片绿叶,似乎在思考着什么。
“小雨,你在做什么?”我好奇地问道。
小雨转过头,脸上露出了神秘的微笑:“我在想怎么包出最漂亮的粽子呢!”
“古人云,‘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们这里的端午节,最不能缺的就是粽子了。”我笑着接话。
小东听了,忍不住插话:“对啊,还有赛龙舟呢!”
我们三个人一边聊天,一边走向了村中心的广场。那里已经聚集了许多村民,大家都在忙着准备节日的活动。我和小东也加入了包粽子的队伍,我拿起一张竹叶,回忆起奶奶传授的技艺,小心翼翼地卷成一个锥形,然后装入糯米和红枣。小雨在一旁看着,不时发出赞叹:“哇,你的手法好熟练啊!”
我笑着回答:“这都是平时跟着奶奶学的,她总说,‘手艺活儿,要用心去体会’。”
包好粽子后,我们又跑去河边观看龙舟比赛。龙舟在水面上破浪前行,舟上的人们齐心协力,划桨声、鼓声、呐喊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激动人心的画面。小东看得心潮澎湃,忍不住跳起来加油助威。
“看他们划得多快啊!就像李白诗中说的‘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小雨在一旁感叹道。
比赛结束后,我们回到家中,奶奶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端午节晚餐。餐桌上,摆满了各式各样的佳肴,当然,最引人注目的是那香气扑鼻的粽子。我们围坐在一起,吃着粽子,听着奶奶讲述端午节的由来和屈原的故事。
“屈原忠心耿耿,宁死不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他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们。”奶奶语重心长地说。
听着奶奶的话,我心中涌起一股敬意。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和文化的传承。
饭后,我们又和村里的小伙伴们一起放起了五彩斑斓的风筝。风筝在空中翱翔,就像我们的心,自由而欢快。小东拉着风筝跑,小雨在一旁拍手叫好,我则在一旁默默地许下愿望,希望每年的端午节能像今天这样,和家人朋友一起,欢聚一堂。
端午节的活动渐渐接近尾声,但这一天的快乐时光将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我想,这不仅仅是因为节日的庆祝,更是因为在这个传统节日中,我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体会到了文化的深厚,还有那份与小伙伴们纯真的友谊。这份情感,就像那粽子里的红枣,甜在心里,永远都不会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