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阴雨绵绵,校园里的梧桐树似乎也沾染了哀愁的色彩。我在图书馆的一角,翻阅着历史书籍,心中却不禁泛起涟漪。今日,是清明节,是思念先人,缅怀故友的日子。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旁边,好友小杰低声吟诵着杜牧的诗句,他的目光透过窗户,似乎穿越了时空,看到了远古的清明。
“古人云,清明是一个感恩与怀念的日子,你我皆是求学之人,岂能忘本?”我轻轻放下书本,与他对话。小杰转过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深思。
“是啊,感恩与怀念,不仅仅是对逝者的记忆,更是对生命的思考。”他的话仿佛是一阵春风,吹散了我心头的迷雾。
我们起身,决定去校园外的墓地走一走。雨丝轻拂,我们并肩前行,脚步沉稳。墓地里,青草如茵,花圈静静地躺在墓碑前,岁月的痕迹在这里显得格外沉重。
“记得去年的清明,我们还在这里放风筝,那时的笑容多灿烂。”小杰回忆着,我却沉默了。去年的清明,确是与故友一同度过,那时的欢声笑语,今日却只能在记忆中寻觅。
“时光不待人,逝者如斯夫。”我轻声感叹,小杰点了点头,他懂我心中的哀愁。我们缓缓地在墓地中行走,偶尔停下,对着某些熟悉的姓名轻声问候。
墓地中,一位老人正在细心地修剪着墓前的花草,他的动作温柔而认真。我走上前去,轻声问道:“老人家,您为何如此用心?”老人抬起头,眼中满是慈爱:“清明祭扫,不仅是缅怀,更是一种传承,是对生命最深的敬畏。”
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心中涌起一股暖流。是的,生命的意义,在于传承与敬畏。我们年轻的生命,承载着前人的期望,也背负着对未来的责任。
“少年自有少年狂,身似山河挺脊梁。”我低声吟诵,小杰也接上:“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们的对话,在清明的氛围中,显得格外庄重。
雨渐渐停了,阳光透过云层,洒在湿润的土地上。我们站在墓地的小径上,望着远方渐渐清晰的山川,心中充满了对生命的敬意和对未来的憧憬。
清明的雨,洗净了尘埃,也洗涤了心灵。我们继续前行,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学会了感恩,学会了怀念,更学会了坚强地走向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