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万物复苏,又是一年清明时。在这个传统的纪念日里,我随着家人一起踏上了回乡的路途,去感受宁海那独特的风俗习惯。阳光洒在金色的油菜花田上,如同点点金光洒在我们的心田。我心中充满了对先人的敬意,也对即将体验的古俗充满了好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爷爷一边吟诵着杜牧的诗句,一边告诉我们清明节在宁海的习俗。在我们宁海,清明节不仅仅是祭祖的日子,更是家人团聚,共同缅怀先人的重要时刻。今年的清明,我有幸成为家族中的一员,参与了这一系列庄重而温馨的活动。
清晨,我们一同去山上扫墓。我跟在爸妈后面,手里捧着爷爷精心挑选的香烛纸钱。山路上,绿意盎然,耳边是不绝于耳的鸟鸣,仿佛是大自然在欢迎我们。我问爷爷:“为什么我们清明要扫墓呢?”爷爷微笑着回答:“扫墓是为了纪念先人,告诉他们我们没有忘记他们的恩德,也祈求他们保佑我们平安健康。”我点了点头,心中默默地许下了愿望。
到了墓地,长辈们开始打扫杂草,清理墓碑。我学着他们的样子,认真地擦拭着墓碑上的尘土。虽然动作笨拙,但我知道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看着爷爷一脸庄重地摆放祭品,然后点燃香烛,默念着什么。我好奇地问:“爷爷,你在说什么呀?”爷爷转过头来,眼中带着一丝温情:“我在跟祖先们讲述家里一年来的大事,希望他们知道我们生活得很好。”
祭拜结束后,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墓地旁,分享着各自准备的点心和水果。我吃着甜甜的柿子,听着长辈们讲述关于祖辈的故事。那些故事仿佛把时间拉回到了过去,让我对家族的历史有了更深的了解。我问爸爸:“我们为什么要在清明节讲这些故事呢?”爸爸笑着告诉我:“这些故事能够让我们不忘本,记住我们的根在哪里。”
随着天色渐晚,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下山。我回头望了望那被清理得干干净净的墓碑,心中充满了敬意和感慨。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纪念日,它更是一次对生命、对历史的深刻思考。
回到家中,妈妈开始准备晚饭,桌上摆满了家乡的特色菜肴。我帮忙摆放碗筷,心里想着今天发生的一切。饭后,家族中的兄弟姐妹们聚在一起玩游戏,欢声笑语充满了整个屋子。在这样温馨的氛围中,我感受到了家族的温暖和清明节的真正意义。
这个清明节,我不仅仅是参与了一个习俗,更是体验了一次心灵的洗礼。我明白了,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对先人的敬仰和对家族的归属感永远不会改变。就像那句古诗说的,“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每年的清明节,我们都在以不同的方式,继续着对先人的纪念和对家族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