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如梭,转眼又是一年端午时。每当这个时节,我总会想起屈原那不屈不挠的精神。作为中学生,我试图在自己的生活中寻找与这位伟大爱国诗人的共鸣。
记得去年端午节前夕,我和几个同学相约去河边观看龙舟比赛。我们一边走着,一边谈论着关于端午节的种种。
“你知道吗,”我突然开口,“屈原在汨罗江投江自尽,他的忠诚和爱怀至今仍然激励着我们。”
“对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句话就是屈原的写照,他一生都在为国家的未来努力探索。”小杰补充道。
小华却有不同的看法:“古人云,‘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我们作为中学生,更应该学习屈原求知的精神,不懂就问,不放弃每一个学习的机会。”
我们一路谈笑风生,不知不觉就到了比赛现场。龙舟在水面上破浪前行,划手们齐心协力,正如屈原笔下的《离骚》那般激荡人心。
比赛结束后,我们决定去拜访一位对屈原有深厚研究的老师。老师见到我们,便笑着说:“屈原的《离骚》有云,‘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他的家世显赫,却始终心系百姓,不愧为忠臣典范。”
“老师,您认为屈原的这种精神在我们当代还有意义吗?”我带着疑惑问道。
老师沉思片刻,回答道:“当然,屈原的忧国忧民情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正是我们应当学习的。无论时代如何变迁,保持一颗纯净的心,关心国家大事,是我们每一个青少年的责任。”
听了老师的话,我感到内心的触动。我决心在学习上更加努力,不辜负老师的期望,也不辜负屈原的精神。
回到家,我拿起《楚辞》,细细品读。屈原的诗句如同江水般滔滔不绝,激荡着我的心。我仿佛看到屈原在江边徘徊,他的身影在落日的余晖中显得格外孤独。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这句诗表达了屈原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情,我也应该把这份情感融入到我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在日记中写道。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个传承屈原精神的契机。我要像屈原一样,勇敢追求真理,不畏艰难,为理想而奋斗。即使前路漫长,我也要像屈原那样,坚持自己的信念,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每一年的端午节,我都会回顾屈原的故事,让那份爱怀在我心中生根发芽。而我的生活,也在屈原精神的指引下,变得更加充实和有意义。我深信,只要我们每个人都能够传承和发扬屈原的精神,我们的社会将会变得更加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