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摇了摇头,心中充满了好奇。
“古人云,‘饮水思源’,我们今日的安宁生活,皆来自于先人的庇佑与奋斗。扫墓,是为了纪念祖先,表达我们对他们的敬仰与怀念。”父亲说着,手里拿起一束菊花,轻轻地放在了墓碑前。
我望着那些刻着爷爷奶奶名字的石碑,心中涌现出一股说不出的酸楚。我记得爷爷生前喜欢给我讲那些古老的传说,而奶奶总是能做出最美味的桂花糕。
“爷爷奶奶,我来看你们了。”我轻声说道,手中紧握着一把泥土,那是我要撒在墓前的,代表着子孙的思念与牵挂。
这时,妈妈递给我一支点燃的香,她的目光里满是慈爱:“思源,你要像这香一样,无论将来走到哪里,心中都要有对家人的思念和感恩。”
我接过香,深深地鞠了三躬,然后小心翼翼地将香插入香炉中。烟雾缭绕,仿佛是爷爷奶奶在天堂收到了我的问候。
“妈妈,我们会一直记得爷爷奶奶的,对吧?”我抬头看着妈妈,眼睛里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当然,思源。‘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对于给予我们生命和教育的先人,我们更是要铭记于心。”妈妈微笑着回答,她的笑容如春风般温暖。
扫墓完毕,我们一家人围坐在坟前,分享着妈妈准备的便当。虽然周围是坟墓,但我们的气氛并不沉重。爸爸说,这也是一种团聚,是对先人最好的纪念。
“思源,你知道吗?虽然爷爷奶奶已经不在我们身边,但他们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记忆,还有他们对生活的态度和对家庭的责任感。”爸爸一边吃着便当,一边和我聊着。
我点了点头,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像爷爷一样勇敢、坚强,像奶奶一样勤劳、善良。
太阳渐渐西沉,我们收拾好东西,准备回家。我回头望了望那片被黄昏笼罩的墓地,心中充满了不舍。然而,我知道,明天又是新的一天,我要带着对先人的怀念,继续前行。
回到家中,我翻开了一本古诗集,找到了那首《清明》。我轻声朗读着,感受着诗人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清明,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它更是一种传承,一种家怀的体现。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缅怀先人,也在心中种下感恩与责任的种子,等待着它在未来的日子里生根发芽。